电缆行业深陷融资难、回款难泥沼,大部分电缆生产企业资金链紧绷,甚至濒临断裂的边缘,而由于今年银行银根紧缩和电缆生产企业产生过剩,因此严重阻碍了电缆行业的发展。
回款难问题作为长期制约电缆行业的老大难问题,已到了必须解决的紧要关头,笔者根据实际调查,对电缆行业回款难问题进
裁线机行了一定的研究。
中国电缆行业的回款模式一般是“2-5-2-1”,也就是当合同签订后,采购方要付电缆生产企业20%款项,而在产品交货后再付50%,在产品安装完毕后,再付20%,剩下的10%作为质量保证金在质保期满后付清。
很多重大工程甚至要求项目完成决算后再结算尾款,这些付款环节是企业无法掌握的,所谓的质保金往往都打了水漂,很后石沉大海,能完全收回的企业屈指可数。
因为不合理的“2-5-2-1”回款模式,直接造成国内电缆行业的回款难和回款周期长,而且即便是这样,对于条款中20%的预付款,通常采购单位也不愿支付,而货款其他部分也经常是一拖再拖,因此电缆从发货到付款的周期通常要达到3-4个月甚至更长。
如政府项目,一般无预付款,企业还要按进度排产发货,发货后还要再被拖欠货款,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资金压力。
如一些交通项目,由于建设周期较长,从 批供货开始到很后一批供货结束,供货周期可能长达一年时间,如遇特殊情况,则周期更长。
造成这样的局面主要是因为电缆生产企业在市场中处于劣势地位,采购单位如同大佬,电缆生产企业处处得依着采购单位行事。
当然,这取决于长期以来国内电缆市场竞争激烈,电缆生产企业压力大而造成的。
回款不及时、企业应收账款增加对企业产生了极大的危害,它非但会造成企业资金链紧绷,从而影响企业包括采购在内的诸多环节,甚至对于一些规模较小、资金紧张的企业来说将是毁灭性的打击。
而遇到“呆账”、“死账”,即便是大型生产企业都感到吃不消,更别提中小型电缆生产企业。
当前,在我国电线电缆行业近万家的企业中,中小型企业约占99%,因此“回款难”问题若不解决,对于国内整个电缆行业的发展都是一项极大的牵绊。
那么对于“回款难”问题,国内电线电缆生产企业应该以什么对策来应对呢?笔者认为,拿起法律武器来对抗违法、违规采购单位不失为一种好办法。
比如,当发现采购单位有违约现象时,必须要快速反应, 时间寻求办法,争取很大的主动权,避免被动挨打。
而对于已经发生的,长期拖欠货款的,并且多次催讨无果的采购单位,必须拿起法律武器,通过法律流程保障电缆生产企业的切身利益。
而对于恶意欠款的采购单位更是没有商量的余地,必须通过法律渠道来解决,并且将其列为“劣质客户”。